本篇文章1472字,读完约4分钟

家访是一种制度,是教育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可以增进家校之间的联系,形成育人的力量,还可以改变学生的命运。

据媒体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深化新时期教育评估改革总体方案》。 建议,加强一线学生的就业。 各级学校应当确定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 实行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

“以考核推动家访优质落实”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曾经的家访逐渐被家长微信群等所取代。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使得家校的信息表达更加方便快捷,但线上的“密钥对密钥”终究不同于线上的“面对面”。 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家访从以前就挥之不去,需要重新审视家访的价值,从重新审视这一优质教育以前就流传了下来。 国家层面对此高度重视,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并将其纳入教师考核,无疑是及时而必要的有力措施,有利于更好地落实依法教育,提高立德树人水平。

“以考核推动家访优质落实”

事实上,国家一级历来重视家访制度,多次提出具体要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00年发表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庭访问等形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交流情况,促进家长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育。 必须对班主任、班主任的学生家访提出具体要求。 ”。 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指出:“建立健全家校合作育人机制,建立教师家访制度,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引导家长了解学校工作情况和学生身心快速发展的优势,掌握科学育人的做法,

“以考核推动家访优质落实”

地方也在积极探索,结合当地实际、学校情感不断完善家访制度。 例如,厦门市教育局2007年制定实施《厦门市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规范》,成都市教育局2007年通知各中小学教师每年家访(入户式家访)本班1/3以上学生,3年内完善班全体学生家庭,2008年 从年5月开始,江西省委教委、省教育厅在全省各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以“家访、正教风、立师德”为主题的“万师访万家”活动,聘用家访正教风、兴家风、淳民风。 据统计,每年有23.7万名教师访问428.6万户。

“以考核推动家访优质落实”

家访是一种制度,是教育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可以增进家校之间的联系,形成育人的力量,还可以改变学生的命运。 全国教师培训员模范张桂梅,从为滇西贫困地区女孩开办全免费高中的梦想实现之日起,忍受疾病,拄着拐杖,走了近11万公里的漫长家访路,4000多名陪读学生一起吃饭,度过同居的日夜,2000多人贫困。 越来越多的老师需要向张桂梅老师学习,越来越多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建立了家访制度的平台,采取了完善的激励措施,所有教师都不怕麻烦,希望家访、优质家访。

“以考核推动家访优质落实”

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科学评估家访制度、落实家访制度、全面开花问题,其背后蕴含着员工机制、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认识家访的替代性,重视家访互联时代的重要意义, 需要激励教育中的“人”因素,将其作为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的重要线索。 在具体的家访过程中,教师要有章有规,全面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教育状况,做好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推进工作。 在全面客观地反映家长在校表现的同时,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留守儿童,学校更要关心,教师多访,了解真相,提供比较有效的教育援助。 家访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人文关怀,到了校长推动、教师认可、家长享受时间、学生欢迎的制度,家校之间形成了合力,越来越多的孩子也有望健康成长,早日成才。

“以考核推动家访优质落实”

(作者:宋宏飞,渤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标题:“以考核推动家访优质落实”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