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1字,读完约4分钟

立冬过去了,温暖的日子会变暖。 进入江西省上犹县梅水乡园村,青瓦白壁的客家民居散布在沥青村道两侧,站在山坡上远望,碧绿的茶园和整齐的蔬菜大棚尽收眼底。 但是,几年前,这里还是“人多田少”,很多村民只能外出“求生”“艰苦”的地方。

“村庄绿 百姓富 江西上犹县生态扶贫见闻”

动力充足,群众丰富

“要说变化很大,那就是张先生的家! ”在园村的茶园里,一提到张可树,村民们就竖起大拇指。 住在家园村组团的张可树是位温顺的茶农。 与茶叶交友半生,但未能摆脱贫困,年,张可树一家被列入建段立卡贫困家。

这两年,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张可树夫妇好好地打理了自己的茶园,风靡茶叶生意,盖了两层小楼。 现在每到周末,张可树夫妇都会在村里的森林车站旁出售自制的手工茶。

“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收800元,最少一天有200元的收入。 这样算下来,一年四五万多元的收入没问题。 到了这个年纪,有这样的收入,比很多年轻人在外面打工强! 这多亏了扶贫的好政策! ’张可树笑着说。

在生态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激发了大众快速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热情。 据介绍,上犹县社溪镇严湖村和油石镇清溪村建成并生产2个集中连片500亩高标准蔬菜基地,全县蔬菜累计播种面积6.8万亩。 新植或低改油茶,茶叶6.8万亩。

随着生态扶贫的深入,上犹县又建立了绿色创业扶贫基金,培养了农村地区绿色农业快速发展的龙头老大,带领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了生态扶贫的“红利”。

村子绿色,环境优美

园村成为风景如画的旅行模范村,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观光休闲。 但在过去,这里是水土流失严重的村庄,小流域有水土流失面积12.32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导致生态恶化和土地生产力下降,全村环境普遍存在污染混乱现象,直接影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严重影响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捧着金饭碗过着艰苦的日子。

通过系统恢复管理,园村环境明显改善,小流域面源污染明显减少,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解决率达95.3%,生活污水解决率达92.6%。 年,园村生态清洁小流域被选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

“村庄绿 百姓富 江西上犹县生态扶贫见闻”

近年来,上犹县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水土资源保护、面源污染与生活污水、垃圾解决为首要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紧密结合,开展了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活动,为群众带来了“青山可见、绿水、乡愁”

产业兴起,路子广

现在是旅游旺季,来园村开展“研、学、旅”,亲子体验旅游的游客和幼儿园师生家长纷纷联系,园村犹大江绿月生态园游客接待中心,犹大江绿月社长助理陈威丞很忙。

生态扶贫不仅带来了村庄的变化,也带来了旅游产业的繁荣,给园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和“政策红利”。

春天采茶,夏天玩水,秋天秋游,冬天看菊花吃美食……四季,园村推出了不同风格的“旅游路线”,像磁铁一样吸引了各地的游客。

近年来,上犹县收紧“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功能定位,发挥上犹山水田园风光、特色农业、客家古村民居等乡村旅游资源特点,建设园村等旅游扶贫示范村(点),以核心项目引领乡(镇),示范点

“仅今年夏天,园村金山漂流者就超过18万人,门票收入达到2100万元以上,带动了18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贫困家庭达到43户。 ”。 陈威丞说。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上犹县共接待游客107.7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9.83%。 旅游总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42.13%,达到6亿9800万元。

“村庄绿 百姓富 江西上犹县生态扶贫见闻”

生态扶贫带来的不仅是可见的经济,更是理念上的提高。 现在,在园村,“人人爱护环境,人人保护生态”已成为共识,村民们自觉地保护着这一方的生态家园。

标题:“村庄绿 百姓富 江西上犹县生态扶贫见闻”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9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