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73字,读完约8分钟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形成了以齐鲁文化为精神的文化大省。 在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下,山东省逐一发挥扶贫中的文化特征,开始了用文化人、文化脱贫的精准扶贫新行动。 据山东省文化厅介绍,省厅将聚焦全省7005个省定贫困村,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创新实施169个文化精准扶贫行动。

“山东: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新模式”

那么,文化精准扶贫如何帮助,如何精准扶贫和扶贫的最初效果如何? 6月21日至24日,文化部组织记者团赴山东济南、临沂、胶州等地,对文化精准扶贫情况进行考察采访。

社区+以前的文化:

用文化人创造文化管理新思路

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停止,人文也观察天文,观察时代的变化。 观人文,成天下。 在山东历下区姚家街社区文化中心,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标语。 姚家街党委书记曾素燕介绍说,除了在建、管、三位一体的公共文化中服务外,还把文化人作为姚家街努力的目标。

“山东: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新模式”

姚家街2007年由姚家镇拆迁镇建立,但是随着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姚家街过去的农村结构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社区,村民们原有的生活秩序也发生了改变。 特别是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姚家街根据自身现实情况,大力加强公共文化场所建设,开展大量文体活动,如将孝文化带入民生课堂,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观念,并注重培养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

“山东: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新模式”

目前,姚家街已经形成了一系列以文化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从建立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精神生活等,都在努力实现文化善治。 曾素燕以前村民文化活动匮乏,精神世界空空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现在可以在社区文化中心免费学习书法、音乐、国学等,以前文化通过一个活动深入人心,这

“山东: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新模式”

姚家街道社区文化中心,以缅怀乡愁为主题的民俗博物馆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民俗博物馆从影壁、生活、生产、收获等7个方面的系统展示了农村生产、生活的风俗习惯,汇集了许多村民过去采用的农具、农村生活用品、打水滑轮、菜炉、犁耙&hellip。 … 看到了每一个实物,哪个乡愁的记忆成了村民的精神寄托。 据介绍,确立了记住乡愁民俗博物馆的目的,不仅让村民品尝味道,还保存和传承农村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

“山东: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新模式”

独特的,在临沂市盛庄大街十里堡社区文化中心也践行着文化人的管理理念,成为山东省文化建设的典范。

年5月,为了实现社区居民富裕的口袋和富裕的头脑目标,十里堡社区建成了集乡村记忆馆、村史博物馆、居民文体娱乐中心、孔子文化广场为一体的社区文化中心。 其中,我记得乡愁&留下·乡情的乡村记忆馆,从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令生活、历史名人四个部分全面再现和再现了源远流长、朴素厚重的事物。

“山东: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新模式”

乡村民俗和民风。 临沂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李庆军表示:“十里堡社区乡村记忆馆展示的不仅有民俗风情,也增加了文化的印记,这种文化印记将世代相传。” 在村史博物馆,各种各样的旧照片、旧东西展示了10里堡600多年的历史。 居民文体娱乐中心集儒学礼堂、夕阳红站、柳秦剧团活动室、3d影厅、图书室、新闻阅读室、电子阅读室、棋牌室、乒乓球室、健身房等为一体,丰富了居民文化娱乐,从中国以前就流传了下来。

“山东: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新模式”

网+以前就传来了手工作业:

建立适合土地的文化扶贫新模式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寻找自己的文化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文化扶贫,也成为山东各地的探索之路。

金条不如柳条,与其冲到东北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 这是临沂市庙山镇薛庄的村宣语。 临沂市为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特制制定了《关于推进文化精准扶贫七大工程的实施方案》,实施非遗传、手工艺配套扶贫工程,选用草柳编、乐器制作、中国结等10大非遗传、手工艺门类,100多家一定规模的非遗传、手工艺门类。

“山东: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新模式”

据了解,薛庄一村有民族乐器和柳编两大企业品牌。 其中,柳编在当地有600多年的历史。 他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发了柳编工艺品产业,通过互联网+,生产销售全国各地,使村民脱贫致富。 最早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柳编手工艺品的薛村村民刘约胜,从2010年开始在淘宝销售柳编用品,包括水果篮、收纳篮、婴儿篮、宠物窝等,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一年净利润达到20万元以上。

“山东: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新模式”

这种互联网+以前就传下来的手工形式在雪庄已经燎原之势,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雪庄有柳编加工集团26家,周边200多名柳篮织工来到这里打工,日资100元。 一个家庭中的一个家庭做得很好,带动着家庭的其他成员,这个村子的一部分被在国外活动的青年看到了快速的发展前景,于是回到了家乡创业。

“山东: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新模式”

青年返乡创业的现象不止薛庄。 离薛庄不远的红花镇,是着名的中国结电商销镇。 其中,红花镇临沂巧艺电子商贸有限企业是全国最大的中国结电商贸公司之一,其法人代表王超是返乡创业的80后青年代表。

红花镇由来已久的编织中国结由来已久,目前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的支持下,中国结这一文化产业如火如荼地在红花镇迅速发展。 王超表示,为了打造红花镇在中国联结的企业品牌,自己先后创立了三个企业品牌,分别为福源祥、聚宝和家福顺,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以上,直接或间接劳动者达到12万人,带动贫困家庭594户,

“山东: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新模式”

今年,当地政府制定了《红花镇中国结电商产业计划》和两免两补等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为当地贫困人口提供了灵活的就业机会,目前有224名贫困人口从事编制、加工等基本生活,实现了初步脱贫。 一位负责人介绍了。

薛的柳编和红花镇的中国结都是在选择特色项目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当地手工艺制作技术,采用网络+销售的方法,完全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因地制宜,精准扶贫,找到适合自己快速发展的方法,从输血向造血转型

胶州秧歌:

实现文化传承的新突破

在胶州市胶东街道东小屯村的秧歌亭,60多岁的小李和丈夫一起演奏胶州大秧歌。 即使没有乐器伴奏,也没有化妆华服,两个人按自己的节奏跳舞,这三首曲九动十八的状态赢得了来访者的掌声。

胶州秧歌又称大秧歌、秧歌戏,有300多年的历史,出生于东小屯等村,以男刚女柔、螺旋摇摆、三曲九动十八态独特的艺术魅力闻名于世,与海阳秧歌、商河鼓子秧歌齐名山东三大秧歌。 2006年,胶州秧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新模式”

今年76岁的胶州秧歌非遗传传承人李在新向记者讲述了秧歌的道路。 迷恋秧歌,小李从新开始学习秧歌,师傅传话,手把手地教,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秧歌的相关文化知识。 这加深了他对秧歌的理解。 李在新表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下,胶州秧歌的快速发展现状总体不错,特别是在传承人的培养方面,当地村委会举办了幼年、中年、老年三个年龄段的培训班,目前自己最小的弟子也在9、10岁左右。

“山东: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新模式”

尽管如此,胶州秧歌的经典舞蹈和歌曲部分正在衰退或面临着失落的境遇。 据李在新介绍,他小时候,秧歌还是以唱歌为主。 这些唱段大多是口传心授,也没有专业的乐谱,随着老一辈知道怎么唱的人逐渐死去,很多唱段也因此失去了。 现在,胶州秧歌以舞蹈为主的越来越多,几乎没有唱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很多精彩的东西都消失了。 说到这,李在新老人感到非常痛心和惋惜,原来有70多种戏,现在只剩下3~5种了。

“山东: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新模式”

幸运的是,近年来,东小屯村委会为开展胶州秧歌传承事业,设立秧歌传承基金,不定期进行秧歌培训,邀请专家进村指导、发掘,秧歌节、各种形式的比赛,引起村民关注,参加秧歌表演 放眼东小屯村的文化广场,在当地投入350万元制作的秧歌大舞台上,似乎可以看到节日里当地居民在上面表演的庆祝热闹。 据当地人介绍,每年北京舞蹈学院的师生来这里学习,与当地居民共同研究胶州秧歌。

“山东: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新模式”

除了为保护胶州秧歌而举办秧歌节、各种形式的比赛外,从2008年开始,胶州市政府每年设立100万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组织专家抢救和保护胶州秧歌,整理收录以前流传的剧目 另外,胶州秧歌作为胶州市文化艺术的精髓,在中小学普及学习,相关文化部门经常派遣专职指导老师传授妙招。 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周边村庄的中青年也积极参加胶州秧歌传承与保护的热潮,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做出积极努力。

“山东: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新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舞蹈理论家冯双白在考察胶州秧歌后表示:“胶州秧歌尤为令人高兴。 它依然活在胶州人民的生活中,活在胶州人民的心中。” 胶州秧歌之类的艺术留下了这个地区人们深刻的记忆,它是民族性格、审美价值及追求的浓缩与体现。

标题:“山东: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新模式”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7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