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59字,读完约7分钟

大学生志愿者在西部法律援助实践中被称为“坚韧的骨头”

◆处理困难的群众实际问题

◆锻炼和提高业务能力

◆亲身体验社会价值

◆坚定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的信心

□本报记者蔡长春周斌

“助人的成就感,真好! ”发出这个感叹的时候,杨静静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了整整一年。 去年刚从北方民族大学毕业的山西姑娘,自愿申请参加2019年度西部基层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在平罗县司法局的安排下,从事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

“大学生志愿者在西部法援实践中“强筋壮骨””

律师、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处理法律援助案件,认真解答群众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件,努力开展一般法律推广……一年来,杨静处理了当地困难群众不少法律问题,业务能力得到锻炼,并且切身体现了法律援助工作者的社会价值

“总结起来就是《筋骨隆盛》,大大提高了我的业务能力和思想认知。”杨静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不久前,她刚续签合同,在当地已经服务了一年。

2019年度西部基层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动在中西部11个省(自治区)招募了包括杨静在内的99名法律专业大学生志愿者,这些大学生志愿者立足于自身法学专业的特点,在当地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为广大困难人群送去了法治的温暖。

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2019年8月,甘肃政法大学刚毕业的王伟成为西部基层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动的一员,被派往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法律援助中心从事志愿者工作。

那时的我,心情就像八月的太阳,闪耀着光芒,炽热着。 王伟至今还记得当时兴奋的心情。 但是,刚开始工作时“被泼了冷水”。

王伟告诉记者,起初他为自己的内心感到自豪,当然法律援助案件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容易处理。 公众来咨询法律,他总是大吵大闹,很快就拿出了法律条文。 听到答案后的群众往往茫然不知所措。

王伟无聊的时候,处理法律援助案件多年的前辈把他弄醒了。 “很多有困难的群众缺乏法律知识,他们不太清楚你的解答方法。 实务方法很实际,目的是说明申请法律援助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条件要求等。 ”。

认识到问题后,王伟很快就调整了状态,着手教导哪些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为他们提供了真正的帮助。

从此以后,没有华丽的辞藻,耐心地交流问答,填写表格,提供说明……在训练之后,王伟认识到,只有这样朴实无华的工作,才能为许多困难的群众处理实际的问题。

罗蒙2019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参加西部基层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动后,被派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法律援助中心就业。

罗蒙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觉得书上学的知识几乎没用。 在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一段时间后,她掌握了许多法律援助的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通过努力学习培训,使自己成长为成熟的法律援助志愿者,现在做起相关业务变得很容易了。

“大学生志愿者在西部法援实践中“强筋壮骨””

毛卓玛是风华正茂的藏族女孩,2019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成为同仁县法律援助中心的大学生志愿者。

“一年间,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 虚心请教律师,在工作中锻炼,我在短时间内精通业务,准确、全面地把大众的想法和需求翻译成律师,和大众耐心地表达信息,解答咨询,学习如何为有困难的大众撰写法律文件等。 ’电话那头的拉毛卓玛用有点生涩的中文对记者说。

“大学生志愿者在西部法援实践中“强筋壮骨””

在职场中竭尽全力

“成功还清9名果农的债务后,大家疲惫的脸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 王伟说,这件事对他至今记忆犹新。

年,9名果农在静宁县仁大镇销售苹果,但2名商人拒收苹果不交钱。 收到果农们的法律援助申请后,静宁县法律援助中心认为他们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指定律师提供法律援助,王伟参与了此案的处理。

经过严格的证据收集和诉讼事业,法院采纳了承办律师的法律建议,于今年4月25日依法判决,责令其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并让被告支付拖欠款项。

一年志愿者期间,王伟协助处理法律援助案件11件,接待咨询人数158人,代理法律文书20件,参与法律普及活动14次,整理法律援助文书卷118卷。

2019年8月至年7月,来自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的少数民族毕业生王建荣参加了西部基层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动,并在攀枝花市西区法律援助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志愿者活动。

年中,王建荣接受了数千人的法律咨询,在窗口受理了380起法律援助案件,及时分配给律师处理,为受援者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

“今年以来,西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28起农民工加薪案件,为他们挽回了35万元的经济损失。 ”。 王建荣说,这让她体会到了法律援助的价值。

苏玲玲毕业于甘肃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参加西部基层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动后,于年1月被分配到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

半年来,苏玲玲始终以一名志愿者应有的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鞭笞、共受理和清理190起法律援助案件,认真做好案件受理、审查等工作,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双语”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是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意义。 以拉玛卓玛为例,她凭借藏语双语的特点,除了努力完成同事县法律援助中心的日常工作外,还承担着翻译的重任,为法律援助事业在当地顺利开展贡献着“双语”的力量。

“大学生志愿者在西部法援实践中“强筋壮骨””

扬帆起航于新的起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看到了不能领工资的农民工、在工伤事故中受伤的劳动者,目睹了帮助有法律援助困难的群众接二连三地渡过了难关。 大众朴素满意的笑容让我百看不厌,我从心底里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再延长一年的工龄时,杨静由衷地说。

“大学生志愿者在西部法援实践中“强筋壮骨””

廖泓毕业于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法律事务专业,一年的西部基层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经验使她迅速成长,认识到了作为法律援助工作者所承担的责任和力量。

“只有在与困难的群众的接触中,这种感觉才会有更深的体会,也成为鼓舞我们无私奉献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不久的将来,我将成为司法行政工作者,用自己的法律专业信息,向越来越多需要帮助的困难人民寄予法治的爱和温暖。 ”。 廖泓对记者说。

“大学生志愿者在西部法援实践中“强筋壮骨””

“我听说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罗蒙观察到,村里平时不怎么出门的叔叔阿姨也去法律援助中心咨询法律问题,寻求法律援助,觉得自己的工作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罗蒙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像水滴一样引向大海,希望能给国家法治大楼的建设增添砖。 将来,她不会忘记当志愿者的初衷,会维护公平和正义,坚定走法治建设的道路。

“我的大学专业是法律,所以热爱法律援助这一事业。 我将继续努力,从事相关工作人员,发挥自己的“双语”特点,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法律援助服务。 ”。 拉玛卓玛坚定地说。

查坎、赵俊、李常阳、贝尔德、吉卓玛、马尔哈瓦·阿尼瓦尔……参加西部基层法律援助志愿者都经历了丰富的实践训练,提高了业务能力,加强了对法律援助事业的了解和热爱。

将来,许多大学生志愿者将从事法律工作,有些将直接从事法律援助工作。 这一难忘的经历将成为他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鼓励他们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前进。

标题:“大学生志愿者在西部法援实践中“强筋壮骨””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6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