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3字,读完约2分钟

“丈夫前年去了,现在我和两个娃两个人生活。 两个人都还小,大的上初中一年级,小的上小学。 不能像我一样,打工赚钱。 阿坦母三个花店全部指家里五亩收入,一年到头,一点肉也买不起。 现在在村子里开工厂,让我能在家门口赚钱,照顾家庭,赚钱。 我今后的生活也有意义! ”何启英高兴地说。 4月13日,在安徽泗县黑塔町的汉徐村“扶贫工厂”,37岁的何启英在天和鞋服技术老师的指导下,专心学习鞋底。

“安徽泗县:扶贫工厂变“两难”为“双赢””

何启英的生活多亏了村子里的“扶贫工厂”的建设。 村主任赵光明向记者介绍说,3月底,驻村扶贫职工队长朱钦朋要求讨论如何处理村里剩下的67户贫困家庭的脱贫问题。 按户统计了各自的贫困原因后发现,在村里未脱贫的67户贫困家庭中,大部分家庭因家庭妇女不得不照顾房子而没有就业。 对比这一现象,赵光明在与朱钦朋协商后决定,将适合“留守”人员的公司引进村里建厂,吸收贫困人口在当地就业,增收贫困者。 说干就干。 接下来的一周,赵光明和朱钦朋兵分两路前往县开发区,挨家挨户寻找有合作意向的公司。 最终,与致力于增加贫困者收入的泗县天和鞋服一致。 双方商定,天和鞋服每月“回收”布鞋产品,单笔工资结算,帮助贫困者脱贫。 赵光明说:“4月9日,在村里常年闲置的小学,是我们‘汉徐村扶贫工厂’ 干的。 目前,有10户贫困者在这里学习鞋底技术。 ”。

“安徽泗县:扶贫工厂变“两难”为“双赢””

谈起在贫困村建“扶贫工厂”,泗县天和鞋服总经理李丹凤向记者介绍,这两年,像服装、鞋帽加工这样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遍存在“用工难”,而县里又有很多贫困人口因为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存在着“就业难”。“现在,在全县,我们已经派出20多名技术人员入村授艺。自从将‘扶贫工厂’建到村里后,我们企业用工难题得到比较有效处理,还能帮助留守在家的贫困妇女就业创收,贫困群众的收入上去了,‘两难’变成‘双赢’。”李丹凤说。

标题:“安徽泗县:扶贫工厂变“两难”为“双赢””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