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1字,读完约2分钟

在家门口,一个月能挣5000元。 辽宁兴城市碱厂乡朱家村的村民朱素萍做梦也没想到。

今年49岁的朱素萍在丈夫生病去世后,养育了两个孩子,生活变得很艰苦。 年11月,村里有泳装工厂,作为建段立卡贫困户,朱素萍优先进厂上班。 像朱素萍一样在家门口游泳衣厂工作的建设卡贫困人口,在兴城市近5000人,人均月薪4000元左右。

“辽宁兴城做强产业促脱贫 村里办起了泳装厂”

近年来,兴城不断帮助培育泳装产业,泳装公司户数从数百家迅速发展到1200多家,泳装加工和电子商务工人超过10万人。 泳衣不担心销路,担心的是劳力不足。 西部山区的村民致富是没有出路的。 从去年开始在兴城建设泳衣扶贫加工厂,两个难题都得到了处理。

“辽宁兴城做强产业促脱贫 村里办起了泳装厂”

最先将泳衣工厂引进村里的是碱工厂乡碱工厂村。 年4月,村里利用村集体土地和上级扶贫资金、金融扶贫贷款,设立了村集体泳装加工厂,全村720名建设卡贫困人口占股49%,村委会代表全体村民占股51%。 利润按持股比例分配给建设卡的贫困者。 年末结算, 720户建设卡贫困家庭的平均分在2000元红利的基础上,加上农田收入,整体脱贫。 游泳厂雇佣了90多个村民,一半是建筑工地的立牌贫困者。

“辽宁兴城做强产业促脱贫 村里办起了泳装厂”

泳衣产业去农村,一举两得:处理了劳动力不足,促进了精准扶贫。 碱厂村这种“集体经济+泳装产业+贫困者”的扶贫模式,在兴城市范围内进行了文案宣传。

兴城市还探索了泳装产业下乡“四种模式”:村集体独资工厂,快速发展集体经济,贫困者入股分红。 通过集体闲置校舍、厂房、村部入股或租赁办法与公司合作,向实现村集体利益的微型公司注入扶贫贷款,吸引公司下乡,吸纳贫困人口就业。 公司独资建厂,困难群众就地就业。

“辽宁兴城做强产业促脱贫 村里办起了泳装厂”

党建扎实,百业兴起。 兴城市建立县乡“三级书记”抓扶贫的责任机制,实施“强民富民好支书”选育工程,优选协助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挑选哪些有致富能力、家有门路的能人,村党支部书记。

在“四种模式”的宣传下,兴城市泳装加工厂(点)如雨后春笋,在药王、三道沟、南大、高家岭、围栏等乡镇相继建成。 南大乡北英村利用闲置的村小学校舍招聘泳装公司,年租金3万元,还处理了70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截至目前,兴城市共有61家泳装生产公司进入全市200多个乡村,建设432家扶贫工厂,安排超万农民就近就业,使3100多户贫困家庭稳定脱贫,成为集体经济“空壳村”93个


标题:“辽宁兴城做强产业促脱贫 村里办起了泳装厂”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9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