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9字,读完约3分钟

仝小林(左一)听了恩师周仲瑛(右前二)和李济仁(右一)的教诲。

仝小林(右一)向恩师李济仁(左一)和师母张舜华(左二)献花。

91岁、88岁、63岁。

很久很久以前,在2019年的冬天,三位中医大手紧紧地握着,兴奋得有点颤抖。

这三只手的主人,分别写着中医药的历史篇章。 周瑛、李济仁——两位第一届国医大师。 仝小林——中国科学院院士,打破中医药界2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未出生的记录,也是1955年萧龙友、承淡安、叶橘泉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64年后以中国医学为方向的唯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3年后,学部委员改称院士)。

“中医科学院仝小林拜谢中医恩师”

这一把,聚集了两代中医思想的交汇。 这一握目睹了老年国家医生的两个智者惋惜。 这个握手充满了中医前辈对后学的深深期待。

促成这次握手的,是这位新晋院士对两位老师无限的感谢之情。

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6天后,仄林回到母校,再次听取了两位老师的教诲。

1982年仝小林从长春中医学院(现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科毕业后,跟随李济仁在皖南医学院内继续攻读硕士课程,1985年,在李济仁的推荐下,进入南京中医药大学跟随博士生导师邹云翔和周仲瑛学习。 当时的“初生牛犊”现在成长为“树木参天”,两位老师除了高兴之外,对亳小林也寄予了新的期望。

“中医科学院仝小林拜谢中医恩师”

李济仁说:“亳小林之所以能在学术上取得很大的成果,有三个理由。 第一个是“学”,善于学习老师学术思想的精华。 二是“相反”,具有叛逆和质疑的精神,不强行套用老师的学术思想,有自己的创新、变通和思考。 第三个是“超”,意味着敢于出蓝胜蓝,超越自己的老师。 ”。

“中医科学院仝小林拜谢中医恩师”

周仲瑛对仝小林说:“你突破‘院士关’不容易,过去对中医的争论和疑问很多,评价院士,是一件宝贵的事件。 当今时代,地利、政通人和,你要继续发挥领导作用,在医学上多做探索,在学术上多加修养。 后来者应该住在上面,你做到了,希望你在新的高度继续努力。 ”。

“中医科学院仝小林拜谢中医恩师”

在这样的场面下,同行的仝小林院士学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赵林华深深感动道:“这样的画面值得永远铭记,我看到了两代中医的传承,感受到了中医对传承创新的快速发展责任感。”

珍藏已久的专辑记录了学生时代亳小林和李济仁在各地旅行,参拜李时珍、张仲景、华佗故里的照片。 几十年前的场景,就像昨天的事情一样浮现在眼前。

“师徒广泛相遇,喜结连理,为什么燕雏回来窝里温暖?

学子流泪,恩师喝醉,言辞浓重。 当年侧耳细听,沐浴春风。 ”

仝小林写了“相见欢师徒”一词,又表达了两位恩师的兴奋。

“当时耳语沐浴春风”是这次握手最温暖的摘要。 (徐婧陈计智)

标题:“中医科学院仝小林拜谢中医恩师”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8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