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08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青年网重庆8月4日(通讯员赵怡璇)为什么要当兵? 那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 无论身在何处,都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宋礼治在采访中说。

7月20日,重庆理工大学电力与电子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队赴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慰问抗美援朝老兵,向老一辈革命人士学习革命精神,继承军工精神。

文艺宋礼治:七天困在战壕里,全部用战友的尸体掩护

宋礼治今年93岁,隶属文工团,是第一位朝鲜军人。 在我去的第一年,遭遇了大战役清川江之战,当时战况惨烈,许多同胞牺牲了,我和一些幸存的战友在战壕里躲了七天七夜,不敢轻举妄动,耳边总是发出尖利的刀刺入血肉的残酷嘘声。 老人在回忆的时候,紧紧握住自己的手,威胁着要摆脱当时的恐惧。

“寻访抗美援朝老兵:他们没死,只是渐凋零”

1950年,宋礼治所属军队阵地失守,韩国军队修补战壕尸体,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活口。 幸运的是,宋礼治和几个战友突然生智拉着烈士的尸体躲了起来,依靠随身携带的几包干粮,支撑着援军的到来。

退伍军人礼治提供给向运动员们展示过去照片的中国青年网络通讯员赵怡璇

他在朝鲜呆了6年,从战争开始到战争结束,亲身经历了这个漫长的过程。 除了文艺兵之外,他还当过侦察兵,每天穿着黑色布服,去敌营附近侦察。

当时真的是一个人用得多,如果哪里缺少空,就加到哪里! 宋礼治感慨地说。 为了祖国的军事事业,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军队,但他与许多人相比足够幸运,1950年没有死,之后,自己的未婚妻为了他前往朝鲜,在部队结婚。

宋礼治微笑着,我佩服我的妻子,一个人不顾危险来找我,遇见她,很幸福。

虽然现在老伴已经远离他了,但他的生活依然很舒适。 平安地坐在儿子家,一有空就和邻居闲聊,去公园散步,有时去隔壁的城市闲逛,乐观平和,随心所欲。

当得知志愿者们来到焦石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学习当地文化时,老人感叹:“你们都很好啊。” 和平真好。 感谢共产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相遇。 听了这句话,志愿者们感到自豪。 这是退伍军人对他们最大的肯定,一点杂质也不掺杂,朴素,深刻。

“寻访抗美援朝老兵:他们没死,只是渐凋零”

最后,老人带着志愿者参观了他的纪念品。 例如,朱德元帅奖颁发的银元、抗战胜利后的奖牌、还有自己收集的毛主席纪念章等,每次拿出来都讲着那个故事,充满了回忆。

陈先生与中国青年网络通讯员赵怡璇提供

84岁老兵:扛枪炮、拖尸体、搞建设什么也掉不下来

据焦石镇妇联主席介绍,志愿者中也有抗美援朝老兵。 7月20日,志愿者顶着大雨走了一个小时的泥泞山路,拜访了抗美援朝老兵陈在和。 志愿者们到达的时候,老人正在家门前看雨,知道了志愿者的来意后高兴地接受了采访。

我老了,耳朵不干净,头脑也很混乱,你们的声音说话很大声。 刚坐下,陈就和老人伸手在耳畔解释,脸上还挂着憨厚的笑容。

1955年,我18岁,朝鲜停战。 那时,我考上义务兵,在武汉集训一周后前往朝鲜,坐车需要12天。 刚到朝鲜,大雪加厚了膝盖,我们没有房子住,只能自己搭帐篷。 陈和说。

他作为义务兵,每天的工作是在部队里盖房子,清理战场上的尸体,把尸体拖到山坡上埋起来。 山上满是中国人的尸体,地上都是渗透的黑血,战争真的很可怕。 一边说着话,老人一边虚张声势地看着北朝鲜的方向,眼睛里还有挥之不去的震惊和沉痛。

“寻访抗美援朝老兵:他们没死,只是渐凋零”

陈在和他的军人证中国青年网络通讯员赵怡璇提供

1958年,陈在和在训练中心脏受伤,被迫回到中国,结束了他的士兵生涯。 病情有所缓解,成为了钢铁工人,但不幸的是,他在工作中被偷了所有的工作手续说明,不能做这项工作了,所以不能回农村老家种植作物,84岁了。

现在陈还住在偏远的山村,老伴又瘫在床上,生活开支都在每月500元抗战老兵的补贴上。 现在的国家政策很好,感谢我们对这些老兵的关怀,当时和我一起回中国的有6人,现在还有4人活着,生活,无论如何都要乐观。 陈淡淡地说着。

“寻访抗美援朝老兵:他们没死,只是渐凋零”

虽然他的生活很艰苦,但他的脸上总是展现着温暖温柔的笑容。 只有经历了巨大的巨浪,才能知道和平的重要性。 只有品尝了80年的酸甜味道,才能现在释然淡泊。

宋礼治将与志愿者一起向中国青年网络通讯员赵怡璇悬挂国旗献上

红色岁月:退伍军人参加升旗仪式

年7月21日,为了圆老兵的升旗梦想,志愿者组织了当地孩子们和老兵宋礼治参加升旗仪式。 随着国歌的响起,背弯的老人瞬间直立,向国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多年过去了,老兵当年的军纪军容还在,当年的魄力还在。 孩子们对岁月留下的痕迹很感兴趣,但还很健壮的驼背老人是谁,升旗后,志愿者们耐心地解开他们的问题,为他们讲述退伍军人的传说,传达退伍军人艰苦的奋斗精神。

“寻访抗美援朝老兵:他们没死,只是渐凋零”

志愿者、当地儿童和老人由向国旗敬礼的中国青年网络通讯员赵怡璇提供。

记住历史,继承精神,向退伍军人致敬! 两位退伍军人为我们大学生志愿者上了印象深刻、意义深刻的历史课。 感谢退伍军人们那年的浴血奋斗,得到了国家现在的平安。 社会实践小组带队老师周青青是这么说的。

标题:“寻访抗美援朝老兵:他们没死,只是渐凋零”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5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