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0字,读完约4分钟

为无人机拍摄的金寨县油坊店乡面冲村茶园和农舍。

青岛新闻网社发

图为张正竹(中)队正在考虑建设茶树资源园。

安徽农业大学的供图

编辑:科学研究要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近年来,许多农业科研人员深入农田地头,将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写论文于大地”,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快速发展,战胜贫困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张正竹为茶农排忧解难”

这些科技工作者在农业科技的宣传、应用上有着动人的故事,面对它们的困难,未来将如何发挥更好的作用? 本报告将发表“在大地上写论文”系列的文章,敬请关注。

说起张正竹,安徽省金寨县茶农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张正竹是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教授,茶农喜忧参半,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不,夏茶刚收割完,茶农巩长团迫不及待地给张正竹打电话说:“今年我们的800吨茶叶顺利过了海! ”。 老贡五年前,临近春节的时候,他们计划出口的80吨茶叶突然被上海顾客退货,这一点令人难忘。 老功太傻了,商品卖不出去,农民等着钱过年,这可怎么办? 匆忙中,他给张正竹打了求助电话。 张正竹晚上赶到上海,向客户讲解金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绿色生态理念,消除了客户对质量安全的担忧,最后对方不仅留下了货,还每年从1000吨增加到2000吨。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张正竹为茶农排忧解难”

因为张正竹受到茶农的尊敬,长年以茶园为实验室,以茶农增收为研究课题,将论文写在振兴茶产业的道路上。

一分钟内测定茶叶的质量

让老百姓喝放心茶

古树茶、年茶、山头茶……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推广环境吸引着老百姓。

什么是好茶? 从以前开始就评价形状、闻香味、品尝味道的主观很强。 化学做法只能检测茶叶的个别指标。 找到一种快速客观地检测茶叶质量的新方法已成为业界的梦想。

张正竹认为,根据技术和装备手段,建立茶叶质量评价体系,只需要用客观数据说话,就可以分离出茶的三六九等。

本着这一理念,张正竹开发了茶叶原料和质量安全质量管理技术体系,开发了用于快速评价茶产品质量指标、产品等级的数字质量管理技术和装备。 只需取少许茶叶样品放置在设备上,仅需1分钟,即可测定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衡量茶叶质量和质量等级的核心指标含量。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张正竹为茶农排忧解难”

这项技术的开发,处理了茶企业多年来的烦恼。 霍山县圣茗茶叶企业从事茶叶出口。 因为毛茶的收购需要现场交易,所以企业最害怕接受糖分超标的毛茶。 到了毛茶收购的季节,企业总经理张学明心总是吊着。

“现在,有了检测设备,我们就可以当场将茶叶样本磨成粉,放在检测仪上,1分钟后出结果。 我们收到的茶叶有保证,老百姓也可以买放心茶。 ”张学明说。

质量管理是串通茶产业链的关键技术。 张正竹说,要制作好茶,从栽培、管理到采摘、加工,各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日前,张正竹团队设计的陕西省首条颗粒形和带状绿茶联装清洁生产线试运行成功,建成日产1.5吨带状或颗粒形绿茶,效率提高10倍以上。

本世纪初,世界主要产茶国拥有规模化生产线,但我国茶叶加工仍主要通过手工坊和半机械化方法,需要大量人工辅助。 不仅生产效率低,质量也不稳定,这与我国第一个茶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对比这一痛点,张正竹和团队建设了国际第一条青绿茶清洁化生产线,从鲜叶到成品不落地,不沾手,清洁能源和加工材料的选择、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数字化质量管理技术和装备,配合茶叶各方面、全过程的菊花。 随后,团队开发了黄山毛峰、六安瓜片、黄大茶等生产线,在全国20个省市宣传了200多条。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张正竹为茶农排忧解难”

张正竹说:“让老百姓放心,同时满足国际通行的质量标准是茶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从茶园管理到市场流通,团队探索并建立了一整套源头——绿色防控、清洁加工、质量管理、全过程一体化的质量安全技术体系,提高了中国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标题:“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张正竹为茶农排忧解难”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