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8字,读完约3分钟

山东省济南市日前出台就业和社会保障精准扶贫措施,确定为农村贫困人口中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费用由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财政资金支付。

社会保障与扶贫攻坚在性质和目标上有很强的一致性。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有利于消除贫困和缩小两极分化的精准扶贫,打赢扶贫攻坚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目标推进的重要任务。 贫困地区有不同的类型,这就必须采取比较的社会保障和扶贫措施。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生态脆弱,一些地区饮水条件引起的地方病、流行病要纳入医疗保障,并且要进行环境干预,改善水土条件,加大对转移移民住房等专业保障。 自然灾害频发造成贫困的,社会救助诉求较大,政府救助能力和社会救助建设必须放在社会保障的首位。 与农村社会教育落后导致的贫困相比,农民社会保障的改善需要加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将投入贫困农村医疗卫生和义务教育趋势。

“社保制度应与精准扶贫更好对接”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很低,必须开展完善的制度、精准识别、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村社会保障成为比较有效地推进精准扶贫制度化的突破口。

首先,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将现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整合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因城乡户籍差异而实行双轨制,实现城乡居民制度上的公平和公共资源上的共享。 由于城乡差距,应做好统筹规划,安排一定时期的过渡期,保障城乡居民养老利益不受损不下降,同时提高基础养老金。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透明易懂的支付制度,加强个人缴费与待遇水平的联系,体现保险的性质。

“社保制度应与精准扶贫更好对接”

其次,改革创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整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年1月《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将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理顺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管理体制,根据城乡两个户籍分别设计不同的政策,克服城乡人口待遇的不公平问题 通过统一范围、筹资标准、保障待遇、医疗保险目录、定点管理经营服务和基金管理,消除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分设、管理分割、资源分散等障碍,提高统一水平,实现城乡居民制度上的公平和公共资源上的共享,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关系

“社保制度应与精准扶贫更好对接”

第三,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扶贫政策。 在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享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由民政部门主导,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搞好医疗、就业、教育、住房等专业救助与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扶贫政策的制度整合和待遇联系。 根据贫困家庭认定和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等情况,区别提供特殊的社会救助。 实现专业救助需要向贫困家庭扩张,要对贫困人口尽保,着力捆绑福利和减少重复救助。 根据最低生活保障线和扶贫线一致的要求,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动态调整方法,继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补助标准。 (作者是中国共产党甘肃省委党校教授、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曹建民)

标题:“社保制度应与精准扶贫更好对接”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7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