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6字,读完约4分钟

我国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青少年自杀的首要危险因素

把抑郁症变成“叛逆”的孩子的抑郁症不是小事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首要疾病之一。 年《中国青少年快速发展报告》显示,在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和行为的困扰,抑郁症的发病率呈低龄化趋势,抑郁症已成为青少年自杀的首要危险因素。 根据来自专攻心理疾病的北京大学第6医院的数据,年12月,该院儿童病房的抑郁症比例为45.7%,平均年龄为13.8岁。 2019年12月,这两个数字分别为66.7%和13.6岁。

“莫把抑郁当“逆反” 孩子抑郁非小事”

那些因素容易引起青少年抑郁症吗? 青春期的“逆”和抑郁症有区别吗? 父母应该如何理解和帮助饱受抑郁症折磨的孩子? 为此,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主任、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曹庆久。

“莫把抑郁当“逆反” 孩子抑郁非小事”

记者:引起青少年抑郁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曹庆久:抑郁症的原因包括生物学、社会-心理因素。 生物学是指遗传因素,父母有抑郁症和情感障碍,孩子的抑郁风险会增加。 社会因素包括学习压力大、家庭不和、缺乏伙伴关系支持、校园欺凌等。 另外,孩子性格内向、不善表达、不善求助、自理能力差、心理弹性差等,都会增加抑郁风险。 阐明近年来抑郁症患病率增高的原因,多与学习压力大、家庭不和等社会现象有关。 其中,家庭因素是孩子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可能导致孩子抑郁,如家庭不幸、家长对孩子关注不足、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现实等。

“莫把抑郁当“逆反” 孩子抑郁非小事”

记者:青少年抑郁症该如何治疗?

曹庆久:一个是心理治疗,一个是药物治疗。 中度抑郁症、无安全风险的青少年抑郁症,应首先采取心理干预。 心理治疗不是单纯地校正孩子的认识,而是基于整个家庭进行心理干预。 对于有重度抑郁症和自残自杀倾向的儿童,有必要用药加以改善。

“莫把抑郁当“逆反” 孩子抑郁非小事”

记者:目前,抑郁症的治疗中,首要的是什么困难?

曹庆久:现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更多,对心理治疗的诉求越来越大,但医疗服务能力远远不及诉求。 现在,国内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不到500名,从医院和社会都很难获得相关医疗资源。 因为抑郁症治疗依赖于整个家庭的努力。

记者:父母应该如何配合医生帮助抑郁症孩子康复?

曹庆久:首先,很多所长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抑郁症的症状是什么,孩子发病的时候常常不知所措,或者认为孩子“出来了”。 因此,父母必须了解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第二,知道孩子有抑郁症后,有些家长是病耻,怕别人知道,怕留看病记录会影响孩子的前途,经常带孩子去看病,耽误孩子的病情。 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第三,配合治疗,最重要的是改善亲子关系,父母要多倾听,多交流,多了解,少指责和批评,多支持和鼓励抑郁症的孩子。 情绪低落,什么也不想做,这是抑郁症的症状,那时候父母要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对于因抑郁症不能上学的孩子,不一定要让孩子上学。 对有自杀倾向的儿童,要注意加强护理,防止意想不到的事态发生。

“莫把抑郁当“逆反” 孩子抑郁非小事”

最后,为了帮助更好的孩子,父母自己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情。 许多孩子生病后,父母无法接受,特别是焦虑、抱怨等,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 父母必须正确面对现实,积极带孩子治疗。

记者:青少年抑郁症多发于青春期,应该如何区分青春期的“逆逆”和抑郁症?

曹庆久:很多青少年抑郁症往往被父母视为青春期的“逆反”表现,但青春期的“逆反”只会持续一段时间,程度也不会太剧烈,不会引起孩子社会功能方面的变化。 而且,单纯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不会像抑郁症一样持续痛苦。 因为,父母必须了解这些知识,尽快加以区分。 另外,如果孩子出现持续的身体症状,总是会感觉身体的一部分不舒服,即使去医院检查,原因也不确定,还必须考虑抑郁的可能性。

“莫把抑郁当“逆反” 孩子抑郁非小事”

记者:父母是如何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表现的?

曹庆久:临床上,父母带孩子来的时候,孩子已经抑郁症很多年了,现在不能上学了,或者出现了自残自杀的行为,带着孩子来看病。 因此,父母平时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平时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多谈谈孩子学习生活的困难,积极帮助孩子及时应对。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富东燕)

标题:“莫把抑郁当“逆反” 孩子抑郁非小事”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6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