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4字,读完约4分钟


起伟于1993年在宜昌江段救助了白鲛

1月2日晚,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教授险起伟,白鲛灭绝的报道被转发到《人民日报》等网络各新闻媒体,无数网民表示遗憾。

与鲣鱼同为国家一级的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列为“极端危险”等级。 中华鲟、长江鲛等长江水精灵路在哪里? 昨天,记者再次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白鲛资料图

鲣鱼在1993年或功能上灭绝

2019年9月中旬,上海。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专家围绕长江白鲛等欧亚鲛种十几种濒危物种的判定,召开了为期三天的会议。 起伟及其学生张辉博士与会。 此前,iucn和海外专家多次认为应该宣布白鲛灭绝,但险起伟一直不同意。

“白鲟灭绝、中华鲟长江鲟极危:长江水精灵路在何方”

但这次,险起伟接受了白鲛灭绝的判断结果。 在多年监测不成功的情况下,近两年来,他和团队开始按照iucn判断模型研究鲣鱼的现状。 结果,鲟鱼有可能从2005年开始全年灭绝,1993年有可能功能性灭绝,自然种群有可能无法繁殖活动。

“白鲟灭绝、中华鲟长江鲟极危:长江水精灵路在何方”

白鲛灭绝的结论是基于现场调查和白鲛误捕记录的理论。 截至2021年,农业农村支持开展“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调查”专项工作,在全流域部署65个调查站,20余家单位参加,2019年前野外调查工作中未发现白鲛。 理论上,根据从80多份文献资料中收集的1981年至2003年间共计210尾鲣鱼误捕的记录,反复推测了灭绝的可能性。

“白鲟灭绝、中华鲟长江鲟极危:长江水精灵路在何方”

iucn如何定义物种灭绝? “一般来说,一个物种没有自然繁殖,即使过了这一物种的寿命期,如果期间没有人发现,就可以判断该物种已经灭绝了。 ”。 据起伟称,白鲛产卵场位于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带,但1991年以后,没有看到白鲛自然繁殖。 1993年以前,每隔一两年就有鲣鱼被误捕的记录,但之后很久都没有被发现。

“白鲟灭绝、中华鲟长江鲟极危:长江水精灵路在何方”

鲟鱼的人工养殖最长只能活29天

鲣鱼最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在2003年。 起伟向记者回忆说:那年1月23日,他和同事在四川宜宾南溪江段救助白鲛,打开超声波追踪器放流长江,但宜宾江段水流速过大,跟踪船触礁后,信号消失。 两天后,追踪船修复了,但是没有信号了。

“白鲟灭绝、中华鲟长江鲟极危:长江水精灵路在何方”

“我们从屏山找到长江口上海,小游艇开辟了长江干流和金沙江下游整体,6年沿江找了8次,都没有结果! 好伤心! ”伟先生痛悔不已。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03年以来,连续16年未发现鲣鱼活体。

“作为长江旗舰物种,鲣鱼的灭绝折射出了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状态。 ”起伟说,白鲛是江海洄游鱼,在长江上游繁殖,葛洲坝的建设,阻断了白鲛的繁殖通道。 另外,航运、渔业、污染等人类活动的增加,特别是长江鱼类的减少,已经不能支撑体型较大的鲣鱼的生存。

“白鲟灭绝、中华鲟长江鲟极危:长江水精灵路在何方”

“鲣鱼现在没有长时间饲养的例子,也没有人工养殖的保留。 ”。 起伟说,他饲养的最存活的活期是29日,是2002年在南京江段被救助的白鲛。

鲣鱼为什么不能人工繁殖? 起伟说:“一是当时交通条件不便,接到渔民误捕的消息赶到现场时,白鲛奄奄一息。 二是当时科研条件有限,养殖鲟鱼需要直径近20米的池塘,而且对水体要求很高,需要足够的供氧。

“当我们有能力理解和帮助它的时候,它就不会再出现了。 ”了不起地说。

中华鲟连续三年没有自然产卵

和白鲛一样,中华鲟长江鲛也被iucn判断为“极危”级别。 但幸运的是,中华鲟和长江鲛成功人工繁殖,每年被放生到长江。

但是,野生中华鲟和长江鲛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鲟鱼多年没有监测野生种群。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监测,年来,作为中华鲟唯一的天然产卵场——葛洲坝下游中华鲟核心保护区,连续3年未发现中华鲟自然繁殖迹象。

“白鲟灭绝、中华鲟长江鲟极危:长江水精灵路在何方”

“在幼鱼入海的必经路径上海长江入海口,没有得到任何监测。 ”。 长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成友告诉记者。

长江的保护,给长江的精灵带来生命力。 年,农业和农村相继公布了长江鲨鱼和中华鲟的救助计划。 今年1月1日,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正式开幕。

起伟说,为了拯救野生中华鲟,在洞庭湖与长江相连的支流上,重建适合中华鲟的自然生境是当务之急。 长江鲛个人很小,现在在长江宜宾江段恢复自然环境的可能性很高。


标题:“白鲟灭绝、中华鲟长江鲟极危:长江水精灵路在何方”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2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