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79字,读完约6分钟

图为活动现场有20多名毛毡店客人出入,休息后喝茶。 陈香玉摄

比什凯克8月24日电(李德华·陈香玉)位于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伊塞克湖州府卡拉科尔德郊外的伊尔德克村,本来是个安静的村庄,8月19日车马龙,村委会前草坪嘉宾席旁更是人满为患。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各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俄罗斯的东干人代表聚集在这里,庆祝第一批东干人从中国移居吉尔吉斯斯坦140周年。 当时的吉国首相索隆·贝杰·别尔科夫和许多吉国国会议员也特地前来祝贺。

“吉国东干人庆迁居吉国140年 时任总理莅临祝贺”

图为活动期间举办的照片展。 陈香玉摄

用东干语唱歌唱异族通婚的家庭得到了表彰

那天的庆祝活动和“穿越”的情景很像。 在活动中,东干族艺术家和表演者的演出给人一种“穿越”的感觉。 中国有以前就传下来的唐装者,有中国清代女性的服装,操陕西关中方言和新疆伊犁等地方语言,唱歌表演。 他们表演情景剧回顾迁徙过程,朗诵诗歌讲述定居生活,唱歌表达感情。 用当地东干语(实际上是新疆伊犁方言)演唱的《茉莉花》,不由得打动了现场许多观众,博得了掌声。 演技重叠,令人着迷。

“吉国东干人庆迁居吉国140年 时任总理莅临祝贺”

活动会场建有20多家具有吉尔吉斯斯坦特色的毛毡室,客人出入,休息后喝茶。 我感受到了东干族、吉尔吉斯族、乌兹别克族和俄罗斯族的美食及其混合料理。

当时,吉国首相佐罗·拜热·别尔科夫向伊尔德克村的数千人表示祝贺,并在致辞中指出,约一个半世纪前,东干族从中国搬到吉尔吉斯斯坦土地,吉尔吉斯斯坦当地人怀着广阔的胸怀欢迎和接受。 从那以后,吉尔吉斯斯坦的土地上出现了将自己的命运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命运组成共同体的集团。

“吉国东干人庆迁居吉国140年 时任总理莅临祝贺”

“根据吉尔吉斯俗语,团结才有未来。 在吉尔吉斯斯坦,操着不同的语言,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信仰,100多个各族人民,通过大家的团结和共同的努力,我们今天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 索伦巴科夫说,在伊尔德克村,包括东干人在内的各族人民把这里视为故乡,相互团结友好地生活着。 伊尔德克村反映了吉尔吉斯斯坦所有民族、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景象,是民族团结的优秀典范。 为此,在庆祝活动中向伊尔德克村颁发了“民族团结奖”。

“吉国东干人庆迁居吉国140年 时任总理莅临祝贺”

早期东干人由于男女稀少,不得不与其他民族通婚,之后人口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基于文化等因素,许多东干人择偶一般都是在本民族范围内选择的。 佐罗巴耶·别尔科夫表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迅速发展各民族文化是吉国国家最高战术政策取向之一,东干人和各族人民生产生活,东干族和各民族之间通婚,这些都有利于民族融合。 其中,有两个家庭作为异族通婚的代表获得“民族团结奖”。 东干的女性和吉尔吉斯族的男性结婚,东干的男性和乌兹别克族的女性结婚。

“吉国东干人庆迁居吉国140年 时任总理莅临祝贺”

图为活动期间举行的实物展。 陈香玉摄

“二道沟”:东干人首次居住地

伊尔德克村位于吉国东部伊扎克湖州卡拉科尔市以西5公里处,在当地也被称为“二道沟”,是当地的一个大村庄。 二道沟村的原名是“玛丽安斯克”,原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用女儿的名字命名的。 “二道沟”是由回族人口调用的,意为“离开卡拉库尔市的二道沟”,因当地发音和拼写习性而成为“伊尔德克”。

“吉国东干人庆迁居吉国140年 时任总理莅临祝贺”

另外,二道沟有“赢”的名字,后来成为前苏联时期集体农场的名字,维持到1965年,“赢集体农场”合并为“友谊集体农场”后,这个名字成为历史,不再被采用。

根据清史记载,农历1877年11月初,也就是公元1877年12月初,第一代东干的先辈是新疆南疆阿克苏地区的乌什县境北越天山,于次年2月到达这里。 之后到达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是农历12月翻山越岭的两次,按公元推测应该是1878年1月通过的。

“吉国东干人庆迁居吉国140年 时任总理莅临祝贺”

据伊德克村史记载,1877年从中国迁移到这里的东干人有1116人,战乱后与当地人一起逃到新疆,与新疆伊犁回族人形成了不解之缘。 有些和当地人一起回到了这里。 之后,为了学问而不回去,到城市工作,离开村子的年轻人层出不穷。

“吉国东干人庆迁居吉国140年 时任总理莅临祝贺”

据介绍,截至2801年,该村共有人口2801人,其中东干族1836人。 另外还有吉尔吉斯族508人、维吾尔295人、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的人。

今天的东干人,约有16万人,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其次是乌兹别克斯坦和俄罗斯。 约7万东干人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约占全国人口的1.1%,是吉国人数第四的民族。 伊塞克湖州住着3500余东干人,二道沟村、可科之村、卡拉克尔市。

“吉国东干人庆迁居吉国140年 时任总理莅临祝贺”

图为当地人正在看展览复制品。 陈香玉摄

圆桌会议讨论东干语言文化的迅速发展

以东干族语言、文化未来快速发展为主题的圆桌会议在140周年纪念活动中同期举行。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东干协会负责人、来自中国的访问团将在会议上讨论东干族文化传承的快速发展问题。 在此期间,东干代表对东干文案语言的未来表现出焦虑之心。 其他参与者也在为东干拷贝语言的继承和快速发展寻找道路。

“吉国东干人庆迁居吉国140年 时任总理莅临祝贺”

虽然移居中亚的东干人经过百多年的当地生产生活,大多学习了当地语言,但东干语仍然被称为“亲生母亲语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干语言文案逐渐呈现出式微的趋势。

乌兹别克斯坦东干协会主席白东山指出,东干族的语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乌国目前共生生存着4000多人余东干人,其中2000多人已经不会说东干语。 也有一些东干移居俄罗斯,后代也开始说俄语,东干语面临消失的危机。

前苏联时代,东干学子从一年级到十一年级,每周上三次东干语课。 上了一个小时的课,吉国独立后,吉国学校不仅在吉尔吉斯语课外上了俄语和英语课,之后取消了东干语课。 在东干族议员和各方发表意见后,吉国保存了每周一节的东干语文课。 显而易见,每周一次的课上无法登载东干语言文案的传承了。 目前的危机是,越来越多的东干年轻人避免使用东干文案或说东干语。

“吉国东干人庆迁居吉国140年 时任总理莅临祝贺”

对此,与会者认为东干人不能失去自己的语言。 东干代表希望孔子学院在各自的东干乡村,设立汉语教学点,派遣汉语教师。 也有人建议东干口语分为陕西关中方言和新疆伊犁方言两类。 那份文件是伊犁方言。 目前,中国正在宣传和采用普通话,也在挑战方言的保存和传承。 据此,是否可以考虑将东干语和汉语普通话结合起来。 这样,也有助于2亿多懂俄语的人口学习和采用中文。

标题:“吉国东干人庆迁居吉国140年 时任总理莅临祝贺”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20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