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26字,读完约2分钟

“我今年61岁了。 打工赚钱不容易。 村里的扶贫工厂离家很近。 而且上班时间灵活,容易照顾孙子,很满意。 》4月2日,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町如意社区“扶贫工厂”正式启用,如意社区村民李新凤左手拿着数据线材料,右手拿着镊子,在焊接机械前一动不动地操作。 几分钟后,一根车载数据线就完成了。

“如意“扶贫工厂”让瑶胞“称心如意””

如意社区位于瑶山深处,是深贫困村、移民大村,村民大多数为瑶族,总人口442户1732人(移民359户1350人),贫困人口340户1272人,达到73.4%。 由于涔天河水库的扩建,许多村民搬迁到了移民新城。 如何让这些村民就近就业,使他们“能够搬家、稳定、快速发展” 成为当务之急。

“如意“扶贫工厂”让瑶胞“称心如意””

年3月,省委推进部扶贫工作队正式上传了该村。 扶贫工作人员积极动员在外有才能的人回乡创业,引进社区李小林、李小平两兄弟创办的广州森合机电科技有限企业,在村里设立“如意社区扶贫工厂”,优先招募如意社区的贫困者。 扶贫厂主要从事汽车线材、电子连接器、汽车电子产品的组装加工,上班时间比较灵活,操作简单容易上手。 员工基本上没有年龄限制,很多留守老人也有就业机会,年龄在50岁以上的员工占65%。

“如意“扶贫工厂”让瑶胞“称心如意””

并且,年下半年,在省委推进部的支持下,如意社区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者”模式,在村集体产业快速发展资金进入扶贫工厂,建立贫困者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参与投资收益红利,获得巨大收益。 年12月,如意社区顺利脱贫摘下帽子。

“如意“扶贫工厂”让瑶胞“称心如意””

此次建成的“扶贫工厂”是“扶贫工厂”的升级版,标准化工厂面积1800平方米,可提供600万元,150个就业岗位,贫困者比例70%左右,预计员工平均工资将达到1500元以上

何春香回答了记者的采访,说:“以前打工去广东或更远的地方,但在家里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将扶贫工厂(单位)开到家门口,既处理群众就业问题,也处理家庭问题。 这是江华扶贫工作的重要经验,该县400多个扶贫工厂(工厂)现在已成为全县脱贫的中坚力量。 (湖南日报见习记者 蒋茜通讯员李荷明杨丁香)


标题:“如意“扶贫工厂”让瑶胞“称心如意””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8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