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1字,读完约2分钟

青岛新闻网社贵阳11月25日电题:贵州民族乡的定点扶贫实践

青岛新闻网社记者罗羽

村民罗小华只能用6年的右脚换,但自愿申请换他,来协调的是村干部。

“我的假肢没有伸缩性,最近走路不方便,没想到被村干部看到了。 他们自愿访问了解后,协助申请和协调。 过了一会儿,假肢就可以更换了。 ”。 罗华笑容满面,干部们的真心、用心、细心,温暖了他的心。

罗华家住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杨武布依族苗族乡长石村。 6年前,在福建采石场工作时,突然被滑落的石头击中,切断右脚,戴上了假肢。 年,残疾罗小华被列为建段立卡贫困家。

“作为穷人家,罗小华负担不起更换假肢所需的至少3万元的费用。 ”。 杨乡政法委书记、长石村扶贫运动组长肖帮恒表示,帮助罗小华协调假肢更换工作,就是不再次陷入贫困,更好地接受技能培训,重新发现合适的工作。

作为一个民族乡,杨武乡辖10个行政村和2个居民委员会,7825户31217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0.5%。 全乡建段立卡贫困家庭1225户4898人,不是脱贫1092户4481人,脱贫133户368人。

消灭贫困的高度在于精准,重量在于精准,成败也在于精准。 杨武乡党委书记陈应江表示,杨武乡积极推进“精准打法”,是所有行业、各环节实现“靶向治疗”,一个也不放过。

截至目前,全乡整理发现涉及居住建设、教育、民政、水务等12个行业,共有41个问题,只有4个问题仍在处理中。

“根据村民的经济生活状况,我们村由村支书、村主任、还有我带着各自的房子调查问题,总结问题,建立登记簿,落实责任,最后协调处理问题。 ’安顺市烟草局主任科员、石平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兴琴说。

80岁贫困家庭的张教伦腿脚不便,曾办过伤病证明,但多年不见。 黄兴琴等干部在充分了解相关情况后,给他补办了新证,所以他每月可以多得到政府发放的69元补助金。

“我现在住在政府帮助改造的新房子里。 每月有最低生活保障、养老金和产业红利等,生活很充足。 ”。 张教伦说,村干部不仅经常上门慰问他家,还帮助他处理残疾证这件小事,使他由衷感谢。

标题:“精准扶贫:贵州一个民族乡的精准扶贫实践”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8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