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5字,读完约4分钟

藏歌飞扬,美酒飘舞。 8月5日,四川省第一个以藏族木雅文化为主题的俄达门巴景区在川西高原隆重开园。 在藏语中“达蒙巴”的意思是“移居的部族”,过去基础条件差,经济落后。 沐浴着国家精准脱贫的春风,乘着旅游扶贫的快车,俄达门巴村一年“翻身”,成为了木雅文化的集中展示地、藏区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四川:旅游扶贫让美丽战胜贫困”

通过 计划的引领、突出亮点和模式创新,四川走出了旅游扶贫的新途径。 年,四川乡村旅游实现总收入1708亿元,同比增长27.5%。 全省农民从旅游快速发展中获得人均纯收入786.2元,比上年增长81.7元。

严密的计划

蜀山川水一局

在旅游支持中,四川各地重视维护计划的认真性,多次规划后建设,并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实施。

巴中平昌县多次以城镇为景区,以新村为景区,以道路为精品旅游走廊,充分融入文化要素,依托农业特色产业,走出了山区农业大县、旅游经济新县融合快速发展的新途径。

汶川县水磨町,曾经的工业高污染集镇,因旅游扶贫而在灾后重建中成为旅游名町。 汶川县旅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上个月结束的采摘樱桃节,全县共接待游客42.95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6亿元。”

目前,四川已形成环城天府农户、川藏羌风、川东北苏区新貌、川南古镇和攀西阳光生态等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五个板块。 乡村旅游已成为推进四川城乡统筹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方式,促进脱贫致富的重要线索。

年,四川从事乡村旅游业的农户人均纯收入1350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25元。 四川5万多个行政村中迅速发展乡村旅游使农民致富的超过5000人,乡村旅游经营者带领10万多户人家,800多农民受益。

要点突出

通往困难地区的新途径

在旅游扶贫中,四川以自然资源优厚、经济条件落后的民族地区群众为重点扶贫对象。

四川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四川每年将省级旅游快速发展资金的70%部署在秦巴山领域、乌蒙山领域、大小凉山彝区和川西高原藏区的旅游项目。 去年,四川省在4个地区完成了重大旅游项目投资879亿元,引进社会投资1318亿元,集中力量建设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国家a级旅游景区。

“四川:旅游扶贫让美丽战胜贫困”

近年来,四川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引进旅游项目等多种形式帮助群众脱贫增收。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通过“三百示范工程”和“景点致富村”“旅游区致富乡”的模式,建设了配套完整、环境优美、风格独特的精品旅游村寨。 凉山彝族自治州今年全面启动旅游扶贫示范区、旅游扶贫示范村和民宿旅游达成户建设等,目标是使全州11个贫困县的1万人脱贫。 甘孜藏族自治州通过千名创始者引领千村万户旅游富民,支援千名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

“四川:旅游扶贫让美丽战胜贫困”

“没有政府的帮助,我们就不能过现在的生活,也不能出山学习旅行经验。 ”。 甘孜州雅江县相克宗村大阿三旅店老板娘尺仁珍感激地说。

在四川民族地区,像尺仁珍这样在旅游扶贫中走富裕道路的农牧民不少。 今年上半年,四川藏区接待旅游总人数2146.29万人,旅游总收入183.13亿元,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农(牧)家乐达到4950家,乡村旅游收入9.25亿元。

模式的创新

为乡村旅行增添活力

在旅游扶贫中,四川各地提高了当地人的市场意识,鼓励以股权合作的方式从事乡村旅游,出现了许多新模式。

负责开发露达门巴村景区的木雅泽朵企业用资产入股的方法建设了村空的49套牧民定居房,每年出资40余万元为该村724名牧民购买医疗保险和适龄人员的农村养老保险,企业和村庄集团7 :。 年全村分红35万元,年保底分红85万元。

“四川:旅游扶贫让美丽战胜贫困”

近年来,蓬溪县拱墅市村由贫困的“旱山村”变为富裕的“花果村”,农民人均收入每年增长23%,正是“花卉基地+企业+农户”的扶贫模式所致。 村支书蒋乙嘉说:“村里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千叶佛莲基地4000亩,将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游客不断涌入,花卉销往福建、浙江。 ”。

“四川:旅游扶贫让美丽战胜贫困”

阿坝州理县丘地村依托古尔沟温泉景区的特征资源,党支部共同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户,成立了“藏家乐旅游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去年,丘地村实现经济总收入近30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万元。

“四川:旅游扶贫让美丽战胜贫困”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通过快速发展旅游,使1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到50万人以上。 (记者刘裕国)

标题:“四川:旅游扶贫让美丽战胜贫困”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7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