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7字,读完约3分钟

烟台大学智慧牧羊人赴青海社会实践团,于8月11日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地区进行了以青海高原行、智慧兴牧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 这次社会实践以羊群定位、灯光驱蚊线为首要实践文案。 青海省拥有4.74亿亩可用草场,大部分位于三江源区、环青海湖地区,土地辽阔,人稀四季牧场,但放牧设施简陋,智慧牧羊社会实践团普及了高科技设施,建立了智能化放牧系统,解放了劳动力。 在智能化放牧系统中,青海牧民通过手机等智能设备明确放牧路线和羊群路线,实现牧草地动态监测,获得实时、准确的羊群位置等消息,诱惑牧民更替、合理放牧,不仅提高牧民的主动性,还带动放牧过程

“烟台大学智慧牧羊人团队赴青海送科技下乡”

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根据实际设备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牧民家中,实践团成员受到当地村民委员会和寄宿牧民的热烈欢迎。 你们来的正是时节,这个季节,牛羊最容易走了。 村长在迎接实践团时说。 实践团寄宿的牧民家庭是人畜分离试验点和牦牛品种选育及提高生产性能的技术集成和示范试验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提供实验牧场1200亩及羊400头、牛200头,极大方便了社会实践的开展。 在与示威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中,技术人员说:“这个季节多雨,放羊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休息。 如果休息的时候下雨的话,醒来后羊不知道去哪里了。 随后,技术人员对青海省当地目前的环境状况和畜禽分类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践团对示范基地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建设也有了详细的了解。 随后,实践团根据示范基地的现实情况尽快调整和完善社会实践方案,并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初步改进了仪器防水措施。

“烟台大学智慧牧羊人团队赴青海送科技下乡”

从实践中产生真知

实践中,实践团成员跟随牧民上山安装设备,向牧民详细讲解了定位仪的原理和采用方法。 实践团成员将羊群的实际位置与监测到的位置结合起来,发现实际结果偏离了预期的效果。 实践团领导表示,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所设计的设备以基站定位为原理,在定位过程中需要接收gsm信号,但在实验区域,信号差导致结果差异较大。 经过拆除结果和大量数据的修改,实践团采用卫星定位和基站定位双定位的做法,改进设备,将设备安装在牦牛上,进行测试。 这次的实验结果非常精确,得到了牧民们的肯定。

“烟台大学智慧牧羊人团队赴青海送科技下乡”

如果这个装置能放在所有的羊身上,除了羊的位置,还能发现什么样的恶作剧导致脱落的羊。 实践基地的负责人在与实践队员交流时说。 系统定位功能在发生自然灾害、羊群离群、羊被盗等事故后,可以及时将位置送到牧民手中的终端,从而减少损失。 牧民还可以利用定位功能合理设计移动路径,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视和管理草场和牧群。

“烟台大学智慧牧羊人团队赴青海送科技下乡”

智能化放牧系统的建立任重而道远,烟台大学智能牧羊人社会实践团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充分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能,为未来更好的基础、服务基础做出深远的贡献。

标题:“烟台大学智慧牧羊人团队赴青海送科技下乡”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6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