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8字,读完约3分钟

【决战决赛消除贫困攻防】

光明日报记者王胜昔

每天早上,河南省辉县市佳怡社区的郭章学早起,先是帮助妻子王海云和面、发面、摊位做烧饼,然后叫了两个娃吃早饭,去学校,准备去家门口的旭日电池厂上班。

郭章学一家原住在太行山深处的辉县市西平罗乡白土冈村,是建段立卡贫困户。 年,郭章学一家搬到了佳怡社区。

“以前,每天都为孩子的学费、住宅、药费而烦恼。 搬到这里后,妻子卖烧饼,我上班,两个孩子在附近上学,一家人每天都能幸福地生活,这样的日子以前想不到! ”。 郭章学感慨地提出河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给群众带来的新生活。

“河南:25.97万人易地搬迁奔向好日子”

郭章学一家翻天覆地的生活变化,是河南25.97万移民群众走出深山,过上幸福日子的缩影,“十三五”以来,河南始终坚守扶贫初心,立愚公志,啃硬骨头,改变一方水土一方的人。 目前,河南省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惠及大别山、太行山、伏牛山“三山”地区的50个深山县、区。 累计建设集中安置点858处、住宅7.5万套、社区服务中心525处、文化广场558处、综合活动室316处、卫生室234处、幼儿园133处、学校220处等。

“河南:25.97万人易地搬迁奔向好日子”

“转移+产业”让人们体会到“更美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生活会变得富裕。 河南省多次搬迁是以手段、脱贫为目的,统一利用搬迁区和安置点的各项资源,深入开展产业扶贫“五个一”专项行动,因地制宜建设一座村级光伏电站,建设一座扶贫工厂,建设一座扶贫工厂。 累计脱贫24.9万人,剩余1万人如期脱贫,从根本上处理转移人口的脱贫和快速发展。

“河南:25.97万人易地搬迁奔向好日子”

“社区+党建”,858个集中设置场所变身为“适合居住的行业的新家”。 河南多次表示“要给钱建设好支部”,在公共服务“五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美好生活的“五新”,新建、共建、就近建设等途径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贫困群众搬迁为主体,以集中安置点为载体,重视扶贫与扶志、扶智的结合,为广大搬迁群众饮水思源感谢“新时期”,为住“新家”感到高兴,展现“新气象”

“河南:25.97万人易地搬迁奔向好日子”

“大众+自治”全面开启“村民”,改变“市民”的新人生。 许多搬迁群众从原来分散在各山谷的零散住户搬入集中安置点后,享受着“移动双脚、种地依神、九沟十八岔有人”的落后生产生活习惯,成为“县城、小区、乡镇、乡村的旅游胜地” 在走向小康生活的道路上,“我摆脱贫困”的热情更加强烈,生产生活习惯正在根本改变,更多的“农民”正在转变为新时代的“市民”。

“河南:25.97万人易地搬迁奔向好日子”

桐柏县月河町政东社区安置所的搬迁地蔡源昌,10年前在福建打工认识了当地的女儿吕秀丽,并结婚了。 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夫妻俩回到桐柏老家,面对三块土瓦房子和地上泥泞,外地媳妇吕丽心凉,虽然还在,但是过着艰难的生活。 目前,他们一家在城镇安置点的社区被分成二楼的新房,两个女儿上学只需要五分钟。 吕丽也在社区旁边的就业工厂打工,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可以帮助丈夫养殖1000多只鸭子,业余生活也丰富多彩,每天晚上在社区广场学舞蹈,相对于现在的生活,吕丽和桐柏结婚 现在老家的生活质量和福建省不一样。

“河南:25.97万人易地搬迁奔向好日子”

地扶贫搬迁是扶贫工作的标志性重大工程,后续扶持工作是决定易地扶贫搬迁成败的“最后一公里”,河南省发改委地区振兴处长陈静说,下一步,河南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后续扶持工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

“河南:25.97万人易地搬迁奔向好日子”

光明日报》(年08月18日03版)

标题:“河南:25.97万人易地搬迁奔向好日子”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5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