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7字,读完约4分钟

今天是第30个教师节,申城不少老师这两天陆续拿到了市教育卫生事业党委、市教委准备的特殊礼物——“师言诗词”有声笔记。 扫描内页二维码后,笔记由本市人文教育行业专家选定,朗读自己录制的美文和诗。 53篇作品对应一学年53周,蕴含着中华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既有《少年中国说》的节奏,也有《我爱这片土地》脉脉深厚的爱情。

“上海校园“中国风”:扔骰子学古诗 皮影社团明星”

2005年,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将前所未有的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据采访,“中国风”不仅给老师翻页,还为申城校园增添情趣。

古诗游戏

背课文、背诵古诗让很多孩子头疼,但在黄浦区卢湾的中心小学,背诵古诗成了一种乐趣的“游戏”。 上课期间,孩子们拿出特制的骰子。 骰子的每一面都写有五首古诗的名字。 扔哪一面就选背诵。 在每月的“月乐”活动中,我们来比较一下谁是最厉害的古诗高手。 吴蓉瑾校长表示,2009年,学校从全校征集学习金创意,汇编成《比较有效地学习36计》手册。 其中,“读书无聊”成为了大家最想赢的“敌人”。 掷骰子学习古诗的方法是孩子们自身的创造性,至今仍在使用。

“上海校园“中国风”:扔骰子学古诗 皮影社团明星”

吴蓉瑾说,“玩”是让学生了解以前流传下来的最佳方法。 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中国人过中国节”系列活动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

除了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诗会等活动外,孩子们最希望的就是每年盛大的新生欢迎派对。 园游会以“发明”、“十二生肖”、“中华美食”、“古代名著”、“360行”五个主题为中心展开,每年轮流,让每个孩子都能去兜一圈。 这一天,孩子品尝美食,摆弄堂游戏,和资深的技术人员学艺,制作出原创的京剧脸谱……做出了地道的中国娃。

“上海校园“中国风”:扔骰子学古诗 皮影社团明星”

学习自古流传的技艺

徐汇区世界外国语小学的课表上,本学期增加了一门“质量书”课程。 这不仅仅是书法课,孩子们通过这门课来听《三字经》、《弟弟子规》、《诗经》、《论语》等古代典籍,朗诵、写作,进入以前流传的文化,了解以前流传的道德和礼仪。 利用暑假时间,学校来到上海让书法名家和全校近30名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逐字逐句地做字帖,录制书法教育的视频,让孩子们得到最原汁原味的传承。

“上海校园“中国风”:扔骰子学古诗 皮影社团明星”

虽然学校以外语教育为特色,但张悦颖校长认为培养“世界公民”,语言是工具,更重要的是要给他“民族魂、中国心”。 她坦言,无论是儿童游学还是教师访问,一些功夫拳、一些水墨画、甚至一些中国菜等以前流传下来的技艺展示,总是迎来最热烈的掌声。 这也坚定了学校加强民族以前传下来的文化教育的决心。 现在的孩子们对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很感兴趣,但在学校的提倡下,每当佳节在中秋节、元宵等之前传来,更多的孩子就会穿着民族服装进入校园,做灯笼、写春联、做汤

“上海校园“中国风”:扔骰子学古诗 皮影社团明星”

组成皮影社团

不久前,嘉定区的迎园中学获得了全国大奖——全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展示课一等奖。 短短40分钟的时间,凝聚了该校师生玩“皮影”的殿堂。 制作皮影,唱歌,模仿人物动作跳皮影,生动地演绎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上海校园“中国风”:扔骰子学古诗 皮影社团明星”

校长祝郁表示,2007年,该校青年美术教师黄渊斌从美术教科书中得到启发,牵头创办了“动皮影社团”。 7年过去了,每次孩子在美术课上接触到“皮影”这一独特的古老艺术,皮影戏社团每年保持100人左右的规模,成为了学校的明星社团。 艺术工坊,孩子们用塑料铺板用自己的设计制作皮影戏道具。 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合作,原创“皮影舞”。 跨越美术和国语的国境,孩子们将《刻舟求剑》、《桃花源记》、《两小儿辩论日》等古文书编辑转移到皮影戏的舞台上,以《清明上河图》为中心展开课题研究,根据当时的风土人情设计人物造型。

“上海校园“中国风”:扔骰子学古诗 皮影社团明星”

祝郁说,作为上海市民族精神教育基地学校,学校的每个孩子,不论男学生,都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民族舞蹈。 他们不是要求孩子跳得多好,而是通过让孩子理解动作的内涵,来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朝代的更替。

标题:“上海校园“中国风”:扔骰子学古诗 皮影社团明星”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3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