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04字,读完约5分钟

断奶的大熊猫幼崽。

资料图像

卧龙保护区的大熊猫。

资料图像

从最初的大熊猫野外生态观测所五一小屋开始,以全面的系统开展大熊猫野外生态行为、人工饲养与繁殖、野生化训练与放养等研究活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立的大熊猫学科规范成为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标杆,创造出的大熊猫

“卧龙成为首个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历史背景

1962年,国务院将大熊猫等19种动物列为珍贵的稀有保护物种,要求设立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 1963年,四川卧龙设立熊猫保护区,开始了熊猫保护事业。 1978年卧龙晋升为第一个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198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互联网,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中国的自然保护事业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 卧龙在全国率先推行协商管理,将生态保护反哺给人民,开启了保护和快速发展的双赢模式。 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已成为卧龙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驱。

“卧龙成为首个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亲身经历的人说

田致祥: 85岁,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前工作人员

1960年的卧龙,仍然深山无人。 当地人还住在半山腰,2000多人过着用刀耕火种、用狩猎采集药物的生活。 我26岁的时候,组织派我去森林经营所,带领两名工人保护了数万公顷的森林。

我们在山上巡逻,防止虫子,保护动植物。 虽然人很少,但巡山遇到乱伐和打猎,坚决制止。 当时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当地人靠山吃山,对我们有很大的意见。

1975年,我参加了卧龙熊猫的首次调查,开始接触大熊猫保护研究。 当时为五一节选择了地方,寻找大熊猫多、无泥石流、水源充足的地方作为生态观测所。

在观测所设置初期,我们每天外出拿着弯刀,在浓密的竹林中砍下了30多条调查路线。 随后,沿样品线追踪熊猫的活动痕迹,寻找并分解熊猫的粪便,注意熊猫在竹子上的咬痕。

随后,外国专家带来了无线项圈,可以定位大熊猫的活动轨迹。 大熊猫戴上项圈后,天一亮就抬起接收器,寻找嘟嘟声奔跑,根据频率评估大熊猫的活动范围。

大熊猫也很怕冷,在雪坡上滑下来很常见,这是因为运动而变暖了吧。 大熊猫通常在23点左右休息,每隔3小时起床运动一次。 虽然有一只在离我们帐篷不远的滑梯上滑的熊猫,但是那天的雪和月光我一直记得。

竹子开花的前一年,1982年冬天,大雪持续下了两天。 熊猫来到了五一节的小屋。 被冰晶复盖,走路会被刺伤。 在露营地转了一会儿,它开始吃了,吃完后在门口睡一半,把前掌放在圆肚子上,悠然自得。 因为总是自己不来,所以成为五一露营的宠儿,我们把它叫做贝壳。 后来它越来越大胆,一次直接闯进架子,吓了我们一跳。 好奇心很强,闻到鼻子,上床玩一会儿,对着墙上的奖状看一会儿。 然后,直接睡在小屋里,打呼噜什么的。

“卧龙成为首个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虽然与熊猫保护有关已经35年了,但是有很多故事,比如不负责任的熊猫妈妈遇到了熊猫并开始求爱等。 每个故事都让我对大熊猫有了更多的了解。

胡铁爵士: 82岁,四川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处处长

1963年,四川省设立了以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3种珍稀动物为主的特定物种保护区,首先设立了卧龙保护区。

1972年左右,大家得知卧龙采伐对大熊猫的影响,都很焦急。 当时,很多人还没有保护意识。 我学习动植物,了解砍伐破坏性。 生态系统即使之后恢复,也失去了原真性,消失的物种再也不会回来了。

另外,卧龙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理位置特殊。 这片森林植被正好挡住了西北风,形成了四川粮仓、成都平原的天然屏障,停止砍伐已迫在眉睫。 随后林业局撤出,卧龙设立保护区管理局,扩大到250人,交给原林业部管理。 至此,卧龙成为第一个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也是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

“卧龙成为首个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1978年,卧龙建成了第一个大熊猫野外观测站,由专家带队进行大熊猫科学研究。 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的人与生物圈计划进入中国。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卧龙成为首批加入的保护区。

卧龙地区海拔差异极大,跨越6个气候,有垂直带谱,生物多样化极为丰富。 专家组认为这是宝贵的生物基因库,是开展物种保护研究的绝佳场所。

与许多保护区不同,卧龙境内居住着数千人。 如何科学保护,处理当地人的生活问题,探索卧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参观贴士

熊猫小镇的康养游憩

卧龙交通便利,距离成都市中心120公里,耿达镇和卧龙镇各有特色的农家乐。 区内年平均气温8.9度,春天看雪看花,夏天避暑休闲,秋天看林尝水果,冬天吸氧避暑,是四季适宜常住的康养之地。

基地场馆参观

在卧龙中华熊猫苑,群众可以近距离观看熊猫,也可以成为志愿者为大熊猫服务。

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讲述了大熊猫家族的历史和近30年来人类对大熊猫的保护和研究

科学考试体验探索自然

参加卧龙保护区的自然教育,可以体验与大熊猫科研保护的距离:在原始森林中注意大熊猫栖息地的自然环境,大熊猫保护工作者跟踪野外巡视和大熊猫的踪迹,红外相机布局和数据收集等野外调查的

设计版:蔡华伟

王明峰

标题:“卧龙成为首个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2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