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5字,读完约4分钟

进入院士专家就业处

有名的云南小城瑞丽,有全国最大的翡翠市场,聚集了无数珍宝。 但是,瑞丽人不知道。 几十公里外的深山里,隐藏着更珍贵的宝物。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来到干邦亚庄园,在这里建立了院士就业站。 之后,五位北京林业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的教授聚集在这里,只剩下濒危野生植物石斛。 该院士的事务所聚集了世界罕见的石斛,是唯一建立在热带雨林深处的石斛种植园。

“中缅边境,有个院士驻扎在秘密宝库”

尹伟伦院士说,石斛属兰科,是多年生草本。 石斛属1500多种,我国原产100多种,已知最有名的是铁皮石斛(表皮锈色)。 史密森尼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草药,可以治疗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院士的资料表明,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石斛对环境要求严格,需要潮湿、阴凉、真菌共生。 不是普通的土壤,而是生长在树干和石墙上。 现在,野生的石斛被空采集,成为濒危植物。 市场石斛基本上是大棚栽培,年产鲜条5万吨,分布在南方各省。

“中缅边境,有个院士驻扎在秘密宝库”

石斛到处栽培,但石斛种质资源全面收集、保护和系统化的种源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 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四川干邦亚农业科技企业董事长杨洪斌说。

与院士合作的杨洪斌自己也是专家的幕后推手。 他从小就热爱植物,过去和红木收集种子时,偶尔采集附生的石斛,渐渐喜欢上石斛,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石斛猎人。

在干邦亚院士事业所的展示架上,可以看到1000多种石斛,外形不同,花色缤纷,其中一种尚未命名。 负责人段国君说在野外已经找不到多种了。

十多年来,杨洪斌走遍了有原生石斛的30多个国家,收集了1100多种石斛,有些是冒着生命危险获得的。 繁育石斛,他投资数亿美元,在中美边境雨林深处建设干邦亚庄园,该地区毗邻自然保护区,生态循环系统良好。 杨洪斌的想法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在热带雨林中栽培铁皮石斛和他们企业培育的紫斛作为草药。 野生品质石斛虽然缺乏,但栽培石斛生长迅速,比较缺乏有效成分,有农药残留。

“中缅边境,有个院士驻扎在秘密宝库”

杨洪斌邀请尹伟伦院士,多年来研究原生环境野生品质石斛栽培技术,要求不砍树、不毁林、不使用农药化肥、将农业和热带雨林无缝地贴合。

在院士员工队伍的协助下,大家经过多次实验,选择了龙眼树。 被热带雨林包围的5000亩空地大多是龙眼。 龙眼树皮粗糙、分层,有利于石斛的生根。 将椰子纤维、草绳、竹纤维绑在树皮上,作为种子的落脚点。 石斛成长三年,上市至一个长度。 基地的石墙上种着更大的锤石斛。

“中缅边境,有个院士驻扎在秘密宝库”

院士提出了新理念:龙眼不采集,引鸟,用于防治大规模病虫害。 可能永远没有不采集这样果实的龙眼林。 另外,每年雨季都会有数百万只青蛙跳来跳去,吃虫子,确保生态平衡。 段国君说。

尹伟伦院士说,石斛敏感,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 这个庄园也将设置隔离林,防止病害扩散。 对石斛温度要求不高,院士营业厅开发了林下喷雾预报报警系统,在炎热的旱季喷雾降温。

几年来,让大家最头疼的是白蚁。 咬树皮,损伤树木。 因为无法用药、挖掘地面或找到女王,所以只能扒树皮白蚁土通道。

杨洪斌有一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灵机一动,去长江管理局找白蚁防治专家,知道了怎么找白蚁老巢。 一个月来,他们挖了900个大蚁窝,保存了100多个,维持了生态完整。

这几年,雨林一点也没有受到干扰,附近的村民也受到基地的牵引而增加了收入。 院士进驻三年后,庄园的龙眼树和石墙上已经长满了健康的原生石斛,等待采集。

干邦亚留下了健全的生物多样化,这里独特的产业模式造就了绿色生态的样本。 尹伟伦院士说。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指导委员会主席、长期倡导生态农业的李文华院士在参观完干邦亚后表示:“我去过世界许多地方,只有这里迅速发展了符合我理想的复合生态农业。

尹伟伦院士表示,干邦亚已经被授予全国首个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公约示范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石斛森林公园和国家林木石斛种质资源库,成为世界石斛中心。 (高博

标题:“中缅边境,有个院士驻扎在秘密宝库”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