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4字,读完约3分钟

考上北大清华大学,重奖100万元,获赠洋房! 中国人心中的北大清华情结,再次以这种惊人的方式出现。 这件事发生在广东江门恩平市。 据报道,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在家乡设立3000万元高考专项奖励基金,自奖励年起至2021年报考北大、清华考生和教职工,每年奖金总额500万元。 有网友开玩笑说,这才是名副其实的“高考改变命运”。

“考北大清华不应是最大教育政绩”

恩平政府不应该无视这样的笑话,他们受到冯活灵先生的慷慨之举,希望借着真金白银的刺激,为当地教育注入“强心剂”。 据当地党报《江门日报》报道,“扭转高质量生源流失,重振恩平教育事业”。 恩平生源流失有多严重,一位记者表示:每次放假回家乡的恩平高中生浩浩荡荡,公交车集体接送回家乡。

“考北大清华不应是最大教育政绩”

根据重奖措施,恩平这个著名的侨乡也不俗,在这里和很多地方一样,把北大清华的录取通知书视为最重要的教育成绩。 恩平是这种政绩观的受害者,现在却借助捐款的力量煽动他。

我在多个县看到,县领导报告当时的教育成果时,有同学的高考成绩达到北大或清华的录取线,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但这位同学最终可能没有被北大或清华录取)。 。 湖南省负责教育的县委常务委员、推进部长说,没有考上北大清华的人,认为我们的教育不顺利。 一位教育局长抱怨说,高考结束后,向县委书记报告录取情况时,被对方粗暴地打断了。 “没有北大清华,不报我工作,任何二本三本破学校都不要提。 ”。 这个县委书记的表现应该是极端的例子,但地方政府中普遍存在的北大清华焦虑症是事实。

“考北大清华不应是最大教育政绩”

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能把学生送到北大清华确实是件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但如果变异为单方面的追求,教育生态就会恶化。 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地方不是按照国家要求推进的相关改革,而是掠夺高质量的高分来源,成为学业的主要追求。 高分有点成了学校“招商引资”的对象。 挖掘高质量的生源,学校全部免费利用10万元,可以奖励,除了处理陪伴网民的员工外。 近年来,在湖南省、四川省等,为了保护生源,稍微弱一点的县市安排了人员对生源掠夺者进行拳击。

“考北大清华不应是最大教育政绩”

另一方面,生源流失严重的事实给学校提供了一点教育不顺利的“理直气壮的借口”。 现在,在一些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校里,充满了不作为的感情,这种对教育的冷漠和绝望的心情,比学生的流失更可怕。 学生投票和去外地上学,越来越多是因为对家乡教育的失望和不信任。

“考北大清华不应是最大教育政绩”

冯活灵先生想捐赠3000万,让家乡的学校维持好学生,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这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但是,想通过重奖措施稳定高质量的高考生源是没有办法的,其本质也是花钱买生源。 恩平有必要考虑一下教育欠债是怎么好的。 值得期待的是,恩平官方这次也打算设立教育快速发展专项基金,每年以600万元奖励学校业绩突出、绩效考核优秀的学校。 如何使用这笔钱,是鼓励学校单方面追求升学率,还是为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努力,考验着当地政府追求价值和教育的智慧。

标题:“考北大清华不应是最大教育政绩”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0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