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15字,读完约2分钟

6月12日,中国华侨网报道,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网站报道,近日,来自暨南大学不同学院的33名教职工子弟在广州番禺学宫体验了人生四大礼仪之一的开笔礼,在中国之前的文化浸润中开始了人生第一课。 这是暨南大学中华文化大讲堂(以下简称大讲堂)主办的公益活动。

““暨南大学中华文化大讲堂”举办公益开笔礼活动”

开笔破蒙是中国儒学自古流传的启蒙习惯,一般指向进入学习年龄的孩子们通过点破朦胧、笔画朱砂向自己的入学老师行礼,纪念自己的入学典礼。

笔礼第一项为游泮入学,学宫泮池又称泮水,是官学的标志。 过去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各州政府的奉行带领学生绕面包一圈,被称为面包,所以学者入学后也称面包。 孩子们绕着面包走一圈,走在蓝云的桥上,意味着学童的学业进步。

““暨南大学中华文化大讲堂”举办公益开笔礼活动”

面包后,邀请孩子进入明伦堂。 接下来是开笔礼的第二个学宫聚才,孩子们在明伦堂前统一,换上了小汉服。

之后,进入整体仪式的一环。 子规有云:冠必正、纽必结、衣贵洁、不贵华。 在礼仪开始的时候要纠正衣冠,孩子们会被主持人邀请去纠正自己的衣冠。 接着,广州市在意新一代职工委员会吕运权老师为孩子们整理衣冠,带领孩子们念誓言,教授仪式的重要性。 接下来是开笔礼最重要的环节——智破蒙,即点亮红痣,意味着打开智慧、知识之门。

““暨南大学中华文化大讲堂”举办公益开笔礼活动”

痣结束后,卢老师教孩子们鞠躬,并带领孩子们向先师孔子、启蒙老师和家长鞠躬。 鞠躬结束后,孩子们双手献茶给老师和父母,感谢师长们的教导、育儿之恩。

在敲钟打鼓、鼓动打鼓的过程中,孩子们在主持人和助理的诱惑下,个个敲钟、打鼓。 教钟、太鼓等音乐的仪式结束后,启蒙老师手里拿着孩子写毛笔大字人。 这是一笔带智,人生伊始,祝愿小学的孩子们在学业上不断进取,学业有成。 最后,小学的孩子和家长获得了番禺学宫提供的开笔礼证书。

““暨南大学中华文化大讲堂”举办公益开笔礼活动”

大礼堂由暨大学生处主办,华文学院承办,今年3月以来,揭幕式、研修班、研讨会、文化交流体验、一带一路文化考察、公众微信号等形式多样,文案丰富的线条共有各类中华文化活动30余次,500多名师生参加, (

标题:““暨南大学中华文化大讲堂”举办公益开笔礼活动”

地址:http://www.cq828.cn/gyhd/16107.html